當年學校動員畢業生報考農林、地質院校。18歲的王濤響應“把沙漠變成良田”的號召,繞過清華、北大的校門不進,在同學們不解的目光中,在志願欄上寫上了“北京林學院”五個大字,從此把畢生獻給了綠色的事業。
然而,正如王濤常說的“人生什麼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1979年林科院恢復後,領導讓王濤脫產到英語班強化訓練一年。等她回到院裏,所有的重點專案都有人承擔了。王濤成了個“多餘”的人。這可怎麼辦,對於天生閒不住的王濤而言,沒事幹還不如要了她的命!但抱怨從來不是她的風格。“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王濤很快接手了一個年科研經費只有1000元的小課題。
傑出人物和庸人的區別在於,小課題也能在他們手中“化腐朽為神奇”,變成意想不到的大項目。王濤就是這樣,在沒有科研所需要的一切條件的情形下,她帶著一個季節性臨時工,在借來的溫室裏用撿來的處理器皿試驗。防護設施不完善,沒有阻止她進行示蹤原子測定的步伐;揮發性溶劑熏得人頭昏腦漲,她的思路和目標卻一直十分清晰。
這樣咬著牙堅持了幾年之後,王濤奇跡般地攻克了久而未決的難生根植物扡插繁殖技術,研究成功了日後聞名中外的“ABT生根粉”。這是一種既能補充植物扡插生根所需的外源激素,又能促進植物內源激素合成的複合型植物生長調節劑。它的研製、開發和推廣,在中國大地上引發了一場綠色革命。
只有王濤清楚自己到底吃了多少苦:當“ABT”生根粉完成小試,進行中試時,她天天披星戴月趕頭班車去幾十裏外的苗圃,晚上迎著月光搭末班車回家,回到家,累得連樓梯都爬不動了……但開朗豁達的王濤依然沒有任何埋怨,相反,她覺得一切的苦都是難得的人生財富。越是吃苦,王濤就越發熱愛和珍惜她的事業,這個對事業著了魔的女人,是愈挫愈勇曆久彌堅!
1984年,“ABT生根粉”這個當時誰也沒有看上,王濤也只是抱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心情試一試的小課題,竟在林業部科技成果評獎中一舉獲獎。緊接著,“ABT生根粉”得到市場的熱烈回應,王濤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已經聯繫好的出國機會,繼續研究“ABT生根粉”的配套技術。然後馬不停蹄地辦培訓班,作示範,搞推廣,跑遍了大江南北。在西部剛剛扡插完沙棘,又連夜趕回北京。最窘迫的一次,遠離北京四處輾轉的她,口袋裏只剩下可憐的7毛錢。
短短3年,王濤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1989年,“ABT生根粉系列”被列入了國家第一批37個重點推廣項目。當時,正在美國進修的她決定中斷進修,回國承擔國家交給的科研專案—推廣“ABT生根粉”,建立推動科研推廣機制,探索成果轉化的良性迴圈機理和模式。結果,5年後,ABT生根粉就成為一個響噹噹的系列產品,覆蓋了全國80%的行政縣市,取得了經濟效益58億多元。
永不滿足的王濤把目光擴展到了歐洲、亞洲、美洲、澳洲、非洲。她參加了33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科技交流活動,與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公司和專家建立了合作關係,建立了亞太地區植物生長調節劑區域合作協會。
從一個沒有人看得上眼的小課題,到全新的複合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誕生;從非激素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植物生長調節劑,到分子水準的基礎理論研究,王濤對事業的熱愛愈發瘋狂和執著。她堅信沒有過不去的坎。正是對事業的真誠熱愛和驚人的毅力使她闖過了一關又一關。
已經67歲的她,如今還每天緊張地工作著。當問及女性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時,王濤說,最重要的是熱愛事業並執著追求。一旦選定目標,就要堅持往前走,不管多苦多難。這就是成功女性王濤最樸實的成功“寶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