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翊宏和劉桂溱結婚15年,生了三個小孩,劉桂溱親身感受到哺乳所帶來的滿足感及溫馨體驗後,辭去工作,創造了mamaway「媽媽餵」這個台灣的原創品牌,現在年營收四千萬,市場擴及歐洲、澳洲以及大陸。
劉桂溱原本在高科技公司作行銷,生孩子後,感覺市面上哺乳衣實在太醜,幾乎沒有顧及母親愛美與哺乳的雙重需求,她在懷第三胎的時候決創業,放棄年薪百萬的工作,投入哺乳衣的開發和買賣。
蔡翊宏說,雖然五年前美國就已經有哺乳衣,但美國業者普遍不看好,對衣服的款式和造型毫不講究,雖然一看就知道「這是一件哺乳衣」,衣服不好看,除了母親以外沒有市場,數量少也無利可圖,更導致廠商無心開發。
大家都認為哺乳衣的生命周期很短,認為這只是「階段性服裝」,但所有第一次來到門市的客人,都被款式多、有時尚感的衣服吸引,加上根本看不出來「要從哪裡餵奶」,甚至有客人沒有懷孕,買來當平常衣服穿。
因哺乳衣在網路管道賣得不錯,讓劉桂溱信心大增。她不斷改設計,還申請哺乳衣專利,最後蔡翊宏乾脆也辭了百萬年薪的工作,夫妻一起經營這個品牌。
劉桂溱收集世界各地的資料、選擇適合款式,所以重點是「對服裝的品味」,能抓到當季服裝的潮流,告訴成衣廠「到底要作出甚麼效果」。春夏、秋冬兩季會各推出20種衣服的款式。
劉桂溱以懷孕、哺乳的經設計哺乳衣的構造,以孕婦體型的變化、生理的需求、心情的轉變,以自己深刻的體驗,進行設身處地設計。衣服定位清楚設計成可以穿出門的、還是可以拿來參加喜宴的,蔡翊宏開玩笑地說,「現在幾乎全世界都在抄襲我們」。
這種貼心也出現在店面。譬如在台北的忠孝門市,店面寬敞、有沙發可以坐,媽媽們在挑衣服時可以坐下來互相交流意見,暢談媽媽經。地板更是全部舖木板,「因為小嬰兒是需要爬的」,還有嬰兒床、嬰兒玩具,讓媽媽可以放心地帶著孩子來挑衣服。
儘管客人間彼此不認識,但育兒經的話題一出現,每位媽媽一定都以笑容回應,店面簡直像是「里長辦公室」,隨時都有新手媽媽在提問、婆婆媽媽熱切回答。
甚至晚上10點半,還有客人打電話來問脹奶應該怎麼解決。蔡翊宏說,他們有心推廣餵母乳,連門市店員也可以帶著小孩來上班,也隨時可以哺乳。
蔡翊宏表示,餵母乳是件好事,因為坐月子中心和醫院推廣,現在餵母乳的風氣提高了,連帶讓哺乳衣業績每年都是倍數成長,去年營收四千萬。英國的分公司成立時,去年一個月的業績才2千英鎊,但今年一月就有2萬英鎊,每個月都翻倍。
市場小也有小的好處,因為市面上競爭不多,所以有機會往國外推銷,創業五年,去年已經在英國設分公司,年營業額一千萬;在德國、俄國、大陸有代理商,連澳洲市場現在也開始布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