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3日星期二

湘妹子賣魚缸

從湖南寧鄉來北京的劉星宇幾年前還是個幫人養魚的打工妹,可現在她已經在北京房山琉璃河鎮辦起了自己的魚缸廠。

每到週末,許多人都會到通州的寵物市場去買魚、賣魚,由於每天魚的交易量很大,為了節省交易時間,賣家通常先將魚裝在塑膠袋裏,客人看好了交錢拿袋子就走人,這已是多年來形成的傳統。可劉星宇卻從中看到了一個可以賺錢的好機會。


通州是北京最大的觀賞魚養殖基地,有4個觀賞魚村,光唐大莊村一個村一年就要銷售3000多萬尾觀賞魚,這就意味著許多跟觀賞魚相關的配套產業有了生存空間。劉星宇發現用五個玻璃片一粘做成的魚缸,幾元錢的成本可以賣到三四十元,高額的利潤讓劉星宇做起了粘玻璃,賣魚缸的生意。除了在通州銷售以外,她還給北京市裏的各個花鳥市場送魚缸,很快她賺到了她自己的第一桶金。


2003年年初的一天,她去潘家園市場送魚缸,她發現這時在市場上那種大的、豪華的水族箱正熱銷。



有人買水族箱工人給送貨這在花鳥市場很平常,可那天劉星宇看到了她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水族箱儘管豪華可分量不輕,搬運不太方便,那如果能讓這不方便變成方便,這中間是不是有錢可賺呢?她在市場上轉了一天,想聽聽經營水族箱的店老闆對此有什麼看法。



水族箱經營者表示:“我們商家給客人送貨,都要五六個人一起搬,而且還特別費勁”。


店老闆的回答讓劉星宇印證了自己的想法,可這畢竟只是經營者的一面之詞,劉星宇覺得最關鍵還得瞭解市場上消費者的意見,所以劉星宇在各個花鳥市場轉了一周,專門搜集顧客的意見。


根據市場上的回饋,劉星宇想到要做既輕巧又不占地兒的水族箱,可是什麼樣的水族箱才能不占地方?劉星宇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她想,做一個輕薄的、掛在牆上的魚缸,這樣不但節省地方,也給人節省空間”。

真正想做了劉星宇就傻了眼,用什麼樣的玻璃來做這種魚缸合適?用的玻璃厚做成魚缸沉,怕牆上掛不住,用的玻璃薄又怕承受不住水壓不安全。她就找到以前一直跟自己合作玻璃廠老闆的李項輝,和李項輝經過多次的研究,終於做出了符合要求的魚缸。



在過年前後的三個月時間裏,劉星宇一共賣出了一百二十個魚缸,不錯的銷路讓她估計市場時過於樂觀了,她先在房山的琉璃河鎮買了片廢棄的廠房,又招了二十個工人大規模擴大生產,可就在這時她突然接到了一個叫龍輝的客戶打來的電話。


龍輝原來一直在通州做水族箱生意,2003年3月開始經營劉星宇的壁掛式魚缸,一個月就賣了二十幾個,是劉星宇的一個大客戶。但龍輝提出的退貨要求在劉星宇聽起來簡直是無理取鬧,所以她一口就回絕了。


可是劉星宇卻忽略了一點,魚缸掛在牆上一個月一換水,不小心就弄髒了牆面,確實是不方便。後來不斷地有顧客找劉星宇投訴,直到這時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這時候劉星宇才意識到要想把這魚缸生意做下去就必須得做好後續服務,幫助顧客解決換水的問題。如果自己的魚缸在市場上落了個“使用不方便”的名聲,那誰還會買這種魚缸,時間長了這個產品也就只有死路一條。沒辦法她只能帶著員工去給顧客上門換水。



可是幫顧客換水換了一個多月,劉星宇就發現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因為每二十天就要換次水,這一輪還沒換完,新一輪換水又開始了,自己根本就無暇顧及生產,劉星宇一籌莫展。


劉星宇一邊換水一邊想辦法,她在市場上買了養魚專用液,加到水裏後她發現換水的間隔時間可以達到兩三個月,這對於壁掛式魚缸來說還是不方便,可這卻給劉星宇指了條明路,只要改進養魚專用液使換水間隔時間更長就行。她找到了自己熟悉的中國農科院劉秉華教授,劉教授給她引薦了專搞農業化學研究的康玉林博士,康博並研究出一種生態液的配方,使魚缸內形成了生態平衡的水環境,這樣一來換水的時間可以延長到一年,保持好的可以達到三年,這對於喜歡養魚的家庭來說確實方便了不少。一年免換水也成了魚缸一個新的賣點。


做魚缸的技術問題解決了,劉星宇重新恢復了生產,為了吸引消費者,劉星宇就按著消費者的需要去開發新產品。2006年6月的一天,一則報導吸引了劉星宇。



結婚組建家庭大部分的新人都會選擇搬新居,劉星宇想從這婚慶消費的市場中分一杯羹,可是怎麼才能把這些新人的目光吸引過來呢?一天她去西單逛街,當她看到路邊的婚紗店時,她忽然有了靈感。


劉星宇說:“新人的照片可以用作我這個魚缸的背景紙,我可以根據新人提供的要求,比如說他想根據家庭的大小,或者說這個婚紗照的大小,定做一個什麼樣的魚缸掛在牆上”。


這種魚缸劉星宇叫它喜慶魚缸,趕著今年辦喜事兒的人多,喜慶魚缸上市兩個多月已訂走了30多個,現在劉星宇讓魚缸又從牆上回到了地上,這回她將魚缸和傢俱結合在一起,讓魚缸的觀賞功能和實用功能合二為一。

没有评论: